信任的断崖已然形成,修复之路漫长且代价高昂。爱康国宾面临严峻的信任危机。
一位女律师手持癌症确诊报告与体检机构的“全阴性”结果对簿公堂时,民营体检机构的信任危机悄然来临。随着事件进入白热化阶段,双方各执一词。7月30日,在事情被曝光半个月后,爱康国宾召开媒体说明会,表示张女士造谣令员工深受伤害,并已向法院提起诉讼,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。
在说明会上,爱康集团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张黎刚解释称,公众对于体检与看病存在误解。他指出,大多数企业给员工做个体检花费几百到几千元,而诊断单一疾病则需数千甚至数万元。这种模糊的界限导致公众对体检有许多误解。这一回应激怒了网友,质疑体检的作用。
紧接着,爱康国宾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,指责部分媒体将发言简化为“别指望几百块体检什么病都能查出来”,扭曲了发言本意。同时,爱康国宾强调,涉案话题断章取义,侵害了其合法权益,保留对相关媒体追诉的权利。
张女士在2013年至2023年连续十年间坚持在爱康国宾体检,从未被告知有患癌风险。然而,2024年她被诊断出右肾透明细胞癌并转移,进行了右肾摘除手术。癌细胞的发展需要时间,因此张女士质疑爱康国宾是否存在漏检误检。
7月17日,张女士的遭遇在网络上发酵,爱康国宾承诺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论证,并表示如果出现责任,一定会承担责任。然而,仅过一日,爱康国宾态度转变,表示已完成内部核查及外部专家评估确认无责,愿意接受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。爱康国宾认为,张女士的肾癌从早期发展到晚期仅用了3-4个月,证明其发展速度极快。
张女士的遭遇引发更多网友共鸣,纷纷分享自己在体检机构被误检的经历。爱康国宾再次强调对张女士的体检无漏诊、无误诊,并表示以虚构事实、散布谣言为由向法院起诉,案件已获正式立案。此外,爱康国宾还宣布将部分“断章取义”的媒体一同告上法庭。
爱康国宾的官网显示,张黎刚曾担任搜狐网产品经理和产品总监,具备媒体背景。几年前,他曾公开爆料同行假体检,如今又将矛头指向媒体记者。近年来,资本进入体检行业,推动了消费升级,但张女士的亲身经历撕开了体检行业的华丽外衣。
爱康集团否认对张女士的肾脏检查存在瑕疵,展示其2023年部分体检报告,建议定期复查和专科诊治。张晓玲则表示愿意公开资料,但爱康国宾迟迟不肯公开。双方争执不下,爱康国宾的公关策略引发了广泛质疑。
回溯过去,爱康国宾多次因违法广告被处罚。2021年广州爱康国宾因发布违法广告被罚款58.46万元。此外,爱康国宾还多次涉及操作规范问题,如HPV误诊和超声漏检等。这些宣传让爱康国宾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,如今却遭受重大打击。
根据研究报告,2025年中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711亿元,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。然而,爱康国宾和其他体检机构近几年业绩不尽人意。爱康国宾从2014年开始净利润下滑,2018年出现亏损,2019年完成私有化退市。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爱康国宾的投诉量超过1300条,涉及虚假宣传、数据虚假等问题。
爱康国宾面临业绩和信任双重危机,失去的不仅是客户,更是公众对民营医疗的信任。体检行业的信任比黄金更珍贵,却比玻璃更易碎。爱康国宾能否自救,选择权在行业手中,但消费者的信任与耐心不会永远等待。
杭州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